C7成本核算系統(tǒng)
成本會計系統(tǒng)計量和分配成本,確定服務或產品的單位成本。單位成本是制造企業(yè)和服務企業(yè)的關鍵信息,為了產生單位成本信息,需要明確產品成本的定義、成本計量的方法和成本分配的方法。一般地,計量和分配成本的方法有實際成本法和常規(guī)成本法。實際成本法按實際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actualcosting)和制造費用(normalcosting)向產品分配成本,常規(guī)成本法按實際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預計制造費用向產品分配成本。
預計制造費用=設計(估計)成本/估計使用量×實際使用量
不同類型的企業(yè)使用不同類型的成本歸集和分配方法。企業(yè)要系統(tǒng)地進行產品或服務的成本分配,例如制造企業(yè)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分攤到產品成本中去.通??墒褂糜唵?分批)法或分步法,兩者比較如下:
訂單法 |
分步法 |
1.獨特的各種各樣的產品 |
1.同種產品 |
2.按訂單歸集成本 |
2.按步驟或部門歸集成本 |
3.單位成本=訂單總成本/訂單產量 |
3.單位成本=期間總成本/期間總產量 |
7.1訂單法
按訂單核算成本的方法叫做訂單法。訂單法的原始單據包括訂單成本匯總表、材料領用單、作業(yè)時間卡等。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分別依據材料領用單和作業(yè)時間卡進行歸集。制造費用的分配可以采用作業(yè)導向成本法(ABC)或職能導向成本法(FBC)。作業(yè)導向成本法借助多個成本動因,分解制造費用,然后分配到某個訂單里,職能導向成本法通常借助單一成本動因,比如直接人工小時數,分解制造費用,然后進行分配。
訂單法下的在產品核算相對簡單,可以說,只要沒有完工的訂單,都可以記入在產品賬戶。
訂單(分批)法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且在耗用材料、工時和加工復雜程度方面相差很大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通常按照客戶的特殊要求生產,在各行業(yè)中分布很廣,包括飛機制造業(yè)、家具業(yè)、建筑業(yè)和機械制造業(yè)等。在分批法中批別是主要成本計算對象,因此要把成本精確地分配到各批次,以找到所有成本動因(影響成本的因素)。由于各批次差別很大,一般不在各批次之間平均分配成本。
采用分批法的企業(yè)從每一批產品開工時就開始記錄該批成本,分批成本單就是生產成本賬戶的明細賬。成本發(fā)生時記入分批成本單;產品完工時,成本轉入產成品賬戶;產品銷售時,成本又轉入產品銷售成本賬戶。通過領料單和工時卡可以辨認各批產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但是制造費用包括各種不能直接歸集到具體批次的成本,比如冷氣費、設備折舊費與保險、間接人工、間接材料和間接水電費等的歸集,而管理者希望了解包括制造費用在內的各批產品成本,要求會計人員按照成本分配標準的一定比率向各批產品分配制造費用。
7.2分步法
7.2.1基本概念
按生產步驟核算成本的方法叫做分步法。
分步法的原始單據生產報告匯總了某個部門在會計期間內的生產活動,它的內容通常包括從前—個部門輸入的成本核算和本部門新增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它的功能類似于訂單法下的訂單成本匯總表,兩者都是在產品科目的明細賬。
約當產量(equivalentunitsofproduction):根據未完工產品的完工程度以一定標準計算得出的相當于完工產品的產量。
期初在產品的兩種處理方法:
◆加權平均法(weightedaveragecosting)。將期初在產品成本與本期產品成本核算合并,計算本期單位成本。
◆先進先出法(FIFO)。先將期初在產品成本加上本期應投入的用于期初在產品的完工成本,計算期初在產品的全部成本和單位成本,并轉出期初在產品。本期投入的用于本期開工產品的產品成本,單獨核算在產品和完工產品。
7.2.2分配支持部門的成本
一個企業(yè)的部門可以被劃分為生產者部門和支持部門兩類,將支持部門與生產有關的成本費用分配到適當的生產部門和產品是核算成本的重要步驟。分配方法有三種:
◆直接分攤法(directmethodofallocation)-變動成本按該部門使用的服務成本按其占全部服務的比例分攤,固定成本則按生產部門的常規(guī)或可用生產能力分攤。
◆順序分攤法(sequentialmethodofallocation)-也叫層次法,此方法認為支持部門之間存在一定相互利用服務的情況,人為地將提供服務的部門劃分層次,自頂向下逐步分攤服務成本,直至最終分攤到生產部門。
◆交互分攤法(reciprocalmethodofallocation)-此方法認為支持部門之間存在完全的相互利用服務的情況,一個支持部門利用另一個支持部門的成本被計入本部門的總成本,新的支持部門總成本再按生產部門的使用情況被分攤到相應的生產部門。
7.3職能導向與作業(yè)導向
管理會計系統(tǒng)可以被劃分為職能導向系統(tǒng)和作業(yè)導向系統(tǒng),兩者均被廣泛應用。職能導向管理(functional—basedmanagement,FBM)會計系統(tǒng)從20世紀初就已經出現了,目前仍被廣泛應用于制造業(yè)和服務業(yè)。作業(yè)導向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會計系統(tǒng)也被廣泛使用,而且越來越受以那些產品和顧客多元化、產品復雜化、產品生命周期較短、產品質量要求高、競爭壓力大的企業(yè)的重視。兩者的比較如下:
職能導向 |
作業(yè)導向 |
1.以單位產品為動因 |
1.以單位產品和單位產品作業(yè)為動因 |
2.以成本分攤為主 |
2.以追溯為主 |
3.狹義和僵化的產品成本核算 |
3.廣義和靈活的產品成本核算 |
4.關注于成本的管理 |
4.關注于作業(yè)的管理 |
5.稀少的作業(yè)信息 |
5.詳盡的作業(yè)信息 |
6.單個部門業(yè)績的最大化 |
6.全系統(tǒng)業(yè)績的最大化 |
7.使用財務業(yè)績指標 |
7.使用財務和非財務業(yè)績指標 |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